想起2000年左右我去買顯示器的例子。特麗瓏,顯示器上的一種顯像管的技術,索尼創造出來特麗瓏的這樣的一個概念,當時2000年左右我真的不知道什么叫特麗瓏,但是它通過強大的廣告攻勢包裝出來的概念讓消費者相信特麗瓏就是好,跑到電腦城里面就首先問到你這顯像管是不是特麗瓏的。如果是才愿意買。
再舉一個例子。現在電視的1080p,其實我自己也不清楚什么是1080P,但是我想這個好像是新技術,所以,除非你能強大到1080P或者特麗瓏這種的宣傳力度,讓顧客能夠把你的專業術語口語化,要不然你還是按照·顧客他喜歡的語言和他所關注的點來談。
假設你是賣燈管的,你可能會花很多的專業術語來講你這個燈管用了多么多么好的技術,你的芯片多么多么好。你的節能性多么多么好。你用了第三方檢測數據、用了很權威的報告,給顧客來看,對不起,顧客沒有興趣。
顧客就問你一句話“我買了你的燈管,買之前一年換一次,現在買了能不能三年換一次啊。”這是顧客能聽得懂的語言,我們要用一句顧客能聽得懂的語言來告訴顧客:我的牌子的燈管,使用壽命比一般的多兩倍。
這個顧客就能聽得懂了,他就有興趣了,有興趣的人他就會仔細去看,原來他用了更好的芯片,用了更加能夠保證質量的材料,保證了燈的壽命確實比別人更長。所以我們大部分中小企業,在具體營銷上,盡量少包裝一些概念,說一些消費者聽不懂的話,一旦消費者聽不懂,就會潛意識里排斥,會喪失掉銷售的機會。
1999年-2001年:
德州供銷學校99級計算機系 【德州財貿經濟學校,現合并為 德州職業技術學院】2001年-2006年:
這段時間先后從事過計算機老師、CAD制圖預算、電腦售后維修服務等多種工作。2006年-2010年:
自學網頁制作技術,2006年9月任職于德州安然資訊互聯網事業部,從事網站制作SEO優化推廣。2010年10月:創辦 愷策網優,于2012年注冊營業執照
2014年11月:創辦 易搜網絡,實現網絡品牌多元發展!